附件1
河北省教学成果奖推荐书
成 果 名 称 机械加工工艺编制学习领域课程
开发与实施的研究
成 果 完 成 人 杨世成 安宏宇 陈蕊妍 苑卫东 杨红玉
成果 完 成 单 位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
申请单位名称及盖章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
推荐单位名称及盖章 张家口市教育局
推荐时间 2017 年 3 月 日
成果所属类别 高等职业教育
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办公室制
2017年1月
填 表 说 明
《河北省教学成果奖推荐书》(高等职业教育)是教学成果奖申请、推荐、评审、批准的主要依据,须严格按规定的格式如实、
准确、全面填写。
一、封面
1.成果名称:应准确、简明地反映出成果的主要内容和特征。教学成果如为教材,请在成果名称后加写“(教材)”。
2.成果完成人:不得超过5人,按第一、二、三、四、五完成人顺序从左至右依次填写。
3.成果完成单位:不得超过3个,按成果贡献大小从上至下依次填写。
4. 申请单位:为第一完成单位,要填写全称并加盖公章。
5.推荐单位:是指设区市教育局、省直主管部门、省教育厅直属单位,要填写全称并加盖公章。
二、成果简介
6.成果形式:请选择1项填写。
7.成果曾获奖励情况: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团体设立的相关奖励。
8. 成果起止时间:起始时间指立项研究、开始研制日期;完成时间指成果开始实施(包括试行)或通过验收、鉴定的日期。
9.相关研究成果:是指与教学成果相关的研究成果,包括研究报告、论文、论著、教材、交流材料、课件、教案等。
10.实践检验:包括实践检验的起止时间、单位、实践检验效果情况等。
11.成果简介:对成果主题和主要内容进行概述。字数一般不超过500个汉字。
12.成果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及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概述成果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具体指出成果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方法,思路
要清晰。字数一般不超过600个汉字。
13.成果的创新点:对成果在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规范教学管理、优化教学评价、提高教学质量、促进
学生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创新进行归纳与提炼。字数不超过600个汉字。
14.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就成果的应用、推广情况及实际效果进行阐述。字数不超过600个汉字。
三、主要完成人情况
15.主要完成人情况,是核实推荐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主要完成人是否具备获奖条件的依据,所有完成人都应按表格要
求逐项填写。
16.主要贡献:应在栏目内如实地写明该完成人对本成果做出的贡献。
四、主要完成单位情况
17.主要完成单位情况,是核实推荐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主要完成单位是否具备获奖条件的依据,应准确无误,所有完
成单位都要填写,并在单位名称栏内加盖成果完成单位公章。单位是指学校或其它法人单位。
18.主要贡献:应在栏目内如实地写明该完成单位对本成果做出的贡献。
五、推荐意见
19.推荐意见:由推荐单位填写。内容包括:根据成果创新性特点、水平和应用情况写明推荐理由和结论性意见;加盖推荐单位
公章。
一、成果简介
成果
形式 |
通过省级鉴定的课题研究报告 |
成果
曾获
奖励
情况 |
获 奖
时 间 |
获 奖
种 类 |
获 奖
等 级 |
奖金数额
(元) |
授 奖
部 门 |
2013年7月 |
教育科研成果奖 |
一等奖 |
|
张家口市教育局 |
|
|
|
|
|
|
|
|
|
|
|
|
|
|
|
成果
起止
时间 |
2011年9月~2012年6月 |
相关
研究
成果
清单 |
教学成果形成过程中相关研究成果清单如下:
1.企业调查表
2.机械加工工艺人员行动领域调查与分析报告(研究报告)
3.机械加工工艺编制课程校内调查问卷(调查问卷)
4.高职学生学习特点的调查与分析报告(研究报告)
5.机械加工工艺人员编制课程内容的研究(研究报告)
6.机械加工工艺编制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研究报告)
7.机械加工工艺编制学生工作手册(学院校本教材)
8.机械加工工艺编制课程车间实训报告
9机械加工工艺编制课程评价模式的研究(研究报告)
10机械加工工艺编制课程实施效果的分析
11.机械加工工艺编制课程课件(课件)
12.机械加工工艺编制学习领域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论文) |
实践
检验 |
我系教师杨世成同志主持的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机械加工工艺编制学习领域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课题编号11050155)于2012年6月份结题并通过省级专家鉴定。因课题主持人杨世成同志申请,系部讨论同意该课题取得的成果在我系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1个班试用,并成立成果检验小组,对课题成果进行检验,根据试用效果提出整改意见,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之目的。
1.成果实践检验时间
系部考虑到机械加工工艺课程教学时间为1学年,因此确定成果实践检验时间为2年,即从2012年9月~2014年7月。第一年主要考察成果的适用情况,提出整改意见;第二年主要考察是否按要求进行整改,课题成果是否达到应有的效果。
2成果实践检验的内容
根据课题负责人杨世成同志提交的成果,系部专家讨论对成果的三个方面进行检验。一是按照学习领域课程理论开发的课程体系是否符合学生的文化基础,学习内容是否满足岗位要求,学习过程是否基于工作过程;二是课程采用的教学模式是否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否便于系部进行管理,是否达到资源利用高效与节约;三是课程采用的评价模式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能否满足当前高职学生的要求等。
3成果实践检验效果
成果应用过程中,系部采用组织专家听课、评课,查看教学资料,召开学生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收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成果使用的第一年,系部专家认为成果基本上满足学生和系部的要求,课程内容符合学生的文化基础,教学模式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1会2懂3做,过程六步”教学模式,评价模式也便于学生学习和系部管理。系部将存在的问题反馈给成果使用人,一是课程情境安排不便于实训设备高效利用,二是课程评价耗时长,效率低,三是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教学,一个教师在应对某一组同学学习时,会疏于对其他组学生的管理。
成果使用第二年,系部对成果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检验并验收。系部专家认为,杨世成同志领导的课题小组,吸收了系部的建议,对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进行了修改和完善,成果在使用过程中有下列特点:一是课程的学习内容注意到与中职内容的衔接,注意与实训内容的衔接,以“做”为导向,更加注重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二是课堂采用学生工作手册作为课堂媒介,明确工作任务,便于管理和考核;三是课程采用“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的综合评价模式,采用任课教师和车间聘用的校外师傅二元考核,分别负责知识和能力方面的考核,考核模式有利于学生学习,有利于提高教师和车间师傅的业务水平。
实践检验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
成果展示网址 |
www.jucya.com 教学成果申报平台 |
|
|
|
1.成果简介
教学成果“机械加工工艺编制学习领域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是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十二五”期间,我国通过示范专业建设工程和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大力提升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借鉴德国学习领域课程理论,按照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步骤,对理实一体化课程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实施,是我国“十二五”期间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课题研究小组针对我省当时装备制造业工艺水平滞后、工艺技术人才短缺等调研发现的问题,按照学院课改要求,对机械加工工艺编制课程按照学习领域课程要求进行开发与实施,主要内容有:
1)确定课程对应的工作岗位为机械设备操作人员、机械加工工艺人员和车间组织管理人员;确定课程对应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典型零件机械加工工艺编制和典型零件机械加工工艺实施;分析确定了工作岗位行动领域为轴、套、盘、板槽、箱体、齿轮零件工艺编制能力;工艺实施需要识读机械加工工艺文件,具有车间毛坯和工夹量具准备能力,车间设备操作能力及设备维护保养能力。
2)根据行动领域设计课程学习情境并对情境进行排序,开发的情境包括轴、套、板槽、箱体、齿轮和综合件加工工艺编制共6个学习情境,每个情境的教学内容为:零件的工艺性分析,零件工艺路线的拟定,零件加工工序设计、工艺文件的填写和零件加工。
3)按照专业课程体系,创建“1会2懂3做,过程六步”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所提高。
4)推出了“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的课程评价模式。课程评价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多种考试方法,既能考察学生的单项能力,也能考察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编写工艺的能力。实践表明,课程评价模式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便于对教学进行管理。
|
2.成果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及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成果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和方法有:
(1)学生专业学习内容和就业脱节
高职学生专业学习内容还是过去本科专业学习内容的压缩版,由于大学本科与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不一样,造成了高职学生的专业学习内容与就业脱节,而其专业学习缺乏区域特点。
解决方法:根据学生就业面向和近几年学生就业岗位情况,调研企业这些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岗位工作过程,以此确定机械加工工艺编制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解决了学生专业学习和就业脱节的问题。
(2)学习学习内容与车间实训内容脱节
我院机制专业和机电一体化专业机械加工工艺课程实训是工艺设计,时间共计3周;机电及机制专业的金工实习只有车间实训课,实训内容有车间师傅掌握。工艺课程和机加工车间实训课本来有着内容的联系,但属于不同群体授课,造成了学生学习内容和车间实训内容脱节。
解决方法:修改这两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去掉工艺课程3周工艺设计,将车间实训过去的2周改为工艺课程授课的两个学期每学期2周,共计4周,做到工艺课程讲课零件即为车间实训练习零件,讲课内容与实训内容相一致。将车间实训这个工艺验证作为“1会2懂3做,过程六步”中的最后一步,实现了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3)评价方面“重知识轻能力”
专业课程本身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我院专业课程还采用期末考试一张卷模式,卷面记忆性内容过多,而需要学生编写工艺的能力没有“考”出来。考试出现了“重知识轻能力”问题。
解决方法:配合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以情境为单位,将知识和技能分开考核,工艺编制和机械加工分开考核。知识及工艺编制部分由教师采用机考方式随机组卷考核;机械加工则由车间实训师傅按照零件加工质量来考核。考核知识能力并重,教师和师傅二元考核。教师随机组卷,一人一卷的知识考核加大了学生的复习范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车间师傅的考核采用试卷公开方式,考出了学生工艺编制和机械加工的能力。 |
3.成果的创新点
成果的主要创新点有:
(1)本成果通过校企合作,确定了课程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行动领域和学习领域。具有课程培养目标与企业岗位目标相一致,校内学习内容与企业实际工作内容相一致的特点。
(2)成果通过分析高职学生学习特点,具有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更加符合高职学生的学习规律的特点。
(3)成果改变过去通过一次期末考试评价学生的方法,实施“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课程评价模式。通过建立考试系统,改变全班学生一套试卷的考试方法。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评价,重塑学生的学习信心。
|
4.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1)成果的应用
装备制造业是我省的支撑产业,工艺水平和工艺人才素质严重影响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根据我省装备制造业工艺现状开发的机械加工工艺编制课程通过推广对我省工艺人才的培养必将起到积极作用,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课程研究成果推出后迅速被我省大型企业—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作为培训工程技术人员工艺水平的教材进行推广,对提高该企业的工艺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当前我省的教学改革更多的注重大的方面,对课程教学内容究竟怎样改,如何选择课程教学模式和课程评价模式,使其更好服务于学生学习,本课题通过系统研究,为我省课程改革提供了经验和示范,对我省职业院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起到了指导作用。
2)成果的推广和实际效果
本课程具体的教学成果,包括机械加工工艺编制学生工作手册、实施指导书可以在全省职业院校设置工艺课程的学校进行推广,也可以作为企业培训工艺人员的教材;课程的研究方法对职业院校开发专业课程具有指导作用。目前,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已经在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公司、北方机电工业学校等单位进行推广。 |
二、主要完成人情况
第一完成人
姓 名 |
杨世成 |
性别 |
男 |
出生年月 |
1967年4月 |
最后
学历 |
大学本科 |
参加工作
时间 |
1990年8月 |
职业院校
教龄 |
26年 |
专业技术
职称 |
教授 |
现任党政
职务 |
教研室主任 |
工作单位 |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 |
办公电话 |
0313-4085693 |
现从事工作
及专长 |
机械工程教学 |
移动电话 |
13513462505 |
电子信箱 |
yangshicheng2005@126.com |
邮政编码 |
075000 |
详细通讯地址 |
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系 |
教育教学经历 |
1986.09~1990.07 山西矿业学院学习
1990.08~1993.06 张家口地区农业机械化学校工作
1993.06~1995.10 张家口市农业机械化学校工作
1995.10~2001.05 张家口市农业机械工程学校工作
2001.05~至今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工作
(其间:2003.09~2006.07 中国农业大学 硕士学位) |
主
要
贡
献 |
杨世成同志在成果中所做的工作有:
1.企业调查表(全体成员)
2.机械加工工艺人员行动领域调查与分析报告(研究报告,主导)
3.机械加工工艺编制课程校内调查问卷(调查问卷,主导)
4.机械加工工艺人员编制课程内容的研究(研究报告,主导)
5.机械加工工艺编制学生工作手册(学院校本教材,主笔)
6机械加工工艺编制课程评价模式的研究(研究报告,主导)
7.机械加工工艺编制课程课件(课件,主导)
8.机械加工工艺编制学习领域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论文)
本 人 签 名:
年 月 日 |
|
|
|
|
|
主要完成人情况
第二完成人
姓 名 |
安宏宇 |
性别 |
女 |
出生年月 |
1970年3月 |
最后
学历 |
大学本科 |
参加工作
时间 |
1992年9月 |
职业院校
教龄 |
25年 |
专业技术
职称 |
副教授 |
现任党政
职务 |
|
工作单位 |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 |
办公电话 |
0313-4085693 |
现从事工作
及专长 |
机械加工 |
移动电话 |
13472374577 |
电子信箱 |
anhongyu-70@163.com |
邮 政
编 码 |
075000 |
详细通讯地址 |
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系 |
教育教学经历 |
1989.9~1992.6 河北师范大学学习
1992.6~993.06 张家口地区农业机械化学校工作
1993.06~995.10 张家口市农业机械化学校工作
1995.10~2001.05 张家口市农业机械工程学校工作
2001.05~至今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工作
(其间:2003.09----2006.07 中国农业大学 硕士学位) |
主
要
贡
献 |
1.企业调查表(全体成员)
2.机械加工工艺人员行动领域调查与分析报告(研究报告,参与)
3.机械加工工艺编制课程校内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参与)
4.高职学生学习特点的调查与分析报告(研究报告,主导)
5.机械加工工艺人员编制课程内容的研究(研究报告,参与)
6.机械加工工艺编制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研究报告,参与)
7.机械加工工艺编制课程车间实训报告(校本教材,参与)
8.机械加工工艺编制课程课件(课件,参与)
本 人 签 名:
年 月 日 |
|
|
|
|
|
主要完成人情况
第三完成人
姓 名 |
陈蕊妍 |
性别 |
女 |
出生年月 |
1970年8月 |
最后
学历 |
大学本科 |
参加工作
时间 |
1990年9月 |
职业院校
教龄 |
26年 |
专业技术
职称 |
讲师 |
现任党政
职务 |
教研室主任 |
工作单位 |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 |
办公电话 |
0313-4085693 |
现从事工作
及专长 |
机械加工 |
移动电话 |
13303132778 |
电子信箱 |
换做几年前的哈登 |
邮 政
编 码 |
075000 |
详细通讯地址 |
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系 |
教育教学经历 |
1986.9~1990.7 河北化工学院学习
1990.8~2001 张家口大学工作
2001~至今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工作 |
主
要
贡
献 |
1.企业调查表(全体成员)
2.机械加工工艺人员行动领域调查与分析报告(研究报告,参与)
3.机械加工工艺编制课程校内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参与)
4.机械加工工艺编制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研究报告,参与)
5.机械加工工艺编制课程车间实训报告(学院校本教材)
6.机械加工工艺编制课程课件(课件)
本 人 签 名:
年 月 日 |
|
|
|
|
|
主要完成人情况
第四完成人
姓 名 |
苑卫东 |
性别 |
男 |
出生年月 |
1970年4月 |
最后
学历 |
大学本科 |
参加工作
时间 |
1997年 |
职业院校
教龄 |
20年 |
专业技术
职称 |
讲师 |
现任党政
职务 |
机械系党支部
组织委员 |
工作单位 |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 |
办公电话 |
0313-4085693 |
现从事工作
及专长 |
零件机械加工 |
移动电话 |
13931309172 |
电子信箱 |
ywd700420@163.com |
邮 政
编 码 |
075000 |
详细通讯地址 |
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系 |
教育教学经历 |
1997~至今,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工作 |
主
要
贡
<, /SPAN>
献 |
1.企业调查表(全体成员)
2.机械加工工艺人员行动领域调查与分析报告(研究报告,参与)
3.机械加工工艺编制课程校内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参与)
4.机械加工工艺人员编制课程内容的研究(研究报告,参与)
5.机械加工工艺编制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研究报告,主导)
6.机械加工工艺编制学生工作手册(学院校本教材,参与)
7机械加工工艺编制课程评价模式的研究(研究报告,参与)
8.机械加工工艺编制课程课件(课件,参与)
本 人 签 名:
年 月 日 |
|
|
|
|
|
主要完成人情况
第五完成人
姓 名 |
杨红玉 |
性别 |
男 |
出生年月 |
1966年 |
最后
学历 |
大学本科 |
参加工作
时间 |
1988年 |
职业院校
教龄 |
31年 |
专业技术
职称 |
教授 |
现任党政
职务 |
机械系主任 |
工作单位 |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 |
办公电话 |
0313-4085693 |
现从事工作
及专长 |
机械加工 |
移动电话 |
18831386676 |
电子信箱 |
yanghy88@sina.com |
邮 政
编 码 |
075000 |
详细通讯地址 |
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系 |
教育教学经历 |
1984.09~1988.07 河北农业大学学习
1988.08~1993.06 张家口地区农业机械化学校工作
1993.06~1995.10 张家口市农业机械化学校工作
1995.10~2001.05 张家口市农业机械工程学校工作
2001.05~至今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工作
(其间:2003.09~2006.07 中国农业大学 硕士学位) |
主
要
贡
献 |
1.企业调查表(全体成员)
2.机械加工工艺人员行动领域调查与分析报告(研究报告,参与)
3.机械加工工艺编制课程校内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参与)
4.机械加工工艺编制课程评价模式的研究(研究报告,参与)
5.机械加工工艺编制课程课件(课件,参与)
本 人 签 名:
年 月 日 |
|
|
|
|
|
三、主要完成单位情况
第一完成
单位名称 |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 |
主管部门 |
张家口市教育局 |
联 系 人 |
杨世成 |
联系电话 |
13513462505 |
传 真 |
0313-4085662 |
电子信箱 |
yangshicheng2005@126.com |
通讯地址 |
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系 |
邮政编码 |
075000 |
主
要
, SPAN>
贡
献 |
1.企业调查表
2.机械加工工艺人员行动领域调查与分析报告(研究报告)
3.机械加工工艺编制课程校内调查问卷(调查问卷)
4.高职学生学习特点的调查与分析报告(研究报告)
5.机械加工工艺人员编制课程内容的研究(研究报告)
6.机械加工工艺编制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研究报告)
7.机械加工工艺编制学生工作手册(学院校本教材)
8.机械加工工艺编制课程车间实训报告
9机械加工工艺编制课程评价模式的研究(研究报告)
10机械加工工艺编制课程实施效果的分析
11.机械加工工艺编制课程课件(课件)
12.机械加工工艺编制学习领域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论文)
单 位 盖 章
年 月 日 |
|
|
|
|
|
四、推荐、评审意见
|
推荐单位意见:
推荐单位负责人签名: _____________ (公章)
年 月 日 |
省教学成果奖励评审委员会意见:
评审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
专家组
人数 |
|
表
决
结
果 |
同意人数 |
|
获
奖
等
级 |
|
|
不同意人数 |
|
|
参加人数 |
|
弃权人数 |
|
|
省教育厅意见:
( 公 章)
年 月 日
|
|
|
|
|
|
|
|
|
|
|